| ||||||||||||
编者按: 5月的深圳,凤凰花鲜艳似火;5月的时节,恰逢大学生毕业季。就在众多学子为求职而奔波的时候,深圳技师学院却出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一些大学专科、本科毕业生甚至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已经拿到了大学文凭,又来报考深圳技师学院,再读3年学一门实用技术;还有一些学生高考上了本科分数线,却放弃大学来深圳技师学院上学。是什么让他们做出“放弃本科读技院”的决定呢?笔者近日走进深圳技师学院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一、大学生“回炉”深圳技师学院成现象 数据说话: 在日前举行的深圳技师学院“校园开放日”活动上,笔者遇到了刚从东北来到深圳的齐东。“我已经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本科毕业了,但是想重新考入深圳技师学院系统地学一门实用技能。”这位东北小伙准备参加深圳技师学院自主组织的入学考试,他希望能够进入珠宝首饰系学习3年,掌握一门实用技能,为自己的人生和未来奠定基础。无独有偶,从加拿大学习金融回来的丁小姐,也前来咨询,准备“回炉”到该学院学习珠宝设计与制作技术。笔者了解到,近年来该学院自主考试录取的高中毕业生中,70%的高考分数超过大学专科及三类本科录取分数线。放弃普通大学甚至二类本科大学报读深圳技师学院已经不仅仅是个案,已成为一种现象。 现身说法: 汪茜:放弃二本“移情别恋”技校 2009年,湘妹子汪茜在当年的艺术生高考全国统考中,通过层层把关的笔试和面试,过了艺术生二本的分数线,收到了北京民族大学编导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然而妈妈的一番话让她“移情别恋”。“一纸文凭不如学好一门技术来得实际,有一技之长更好找工作,有出路。”汪茜最终报读了深圳技师学院,学习珠宝设计与制作专业。 “我坚信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我一定会拥有美好的职业前景。”韧性的湘妹子在学校里埋头苦学,从素描、水粉、上色等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基础。2011年,通过学院的安排,汪茜进入缘与美实业公司顶岗实习,进入“技师工作站”深造。初出茅庐的她“大放光彩”,第一年实习期间就为公司研发出新技术镶嵌树脂——“烤彩”工艺,并进行了商标注册。“烤彩”后来广泛应用于珠宝产品设计创新中,引领珠宝行业的潮流。这几年来,汪茜在珠宝行业全面发展,除了从事设计、品牌推广,她还尝试运营管理岗位。“现在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明智的,我要感谢母校领导和老师对我的辛勤培育!” “虽然是技工院校学生,但是汪茜在公司的发展比同年招聘进来的名牌大学生更快更好。”缘与美公司副总经理曾敬告诉笔者,公司并不是唯文凭论人才。技工院校毕业生与大学毕业生一样,同样平台发展,有真本事,一样有发展空间有前途。 盛亚丽:顶住压力学习“一技之长” 同样来自湖南的盛亚丽回忆起2011年的夏天,形容为“梦想破灭而又希望重燃”的夏天。那年,她高考失利,分数紧挨着二本分数线。苦闷的盛亚丽徘徊在各类三本院校的门口,心有不甘而力不足。 “学历,只是一纸文凭而已,重要的是培养自身的能力和一技之长,这样才能立足于社会。”深圳叔父的一番话“警醒”了她,盛亚丽觉得应该为将来做长远打算。在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后,她放弃了上大学,参加深圳技师学院自主招生考试,被国际商务系市场营销专业录取。 “当时面临的压力非常大,高中的老师和同学,甚至家里亲戚朋友,都无法理解。”进入深圳技师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习后,她发现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学院的教学模式和老师确实让自己受益匪浅。盛亚丽像海绵一样吸收各种知识,通过实操课程提高动手能力,综合技能迅速提高。在2013年龙岗区营销师大赛中,与众多知名企业的营销总监同台竞技,她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并荣获龙岗区“技术能手”称号。 还没有毕业多家知名企业已经盯上了她。“浩翼汽车有限公司—浩翼MINI4S店”拟聘她为行政岗,“兴业银行”拟聘为销售岗,但她最终选择了“生命人寿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从事管理工作。 专家点评: 深圳市社科院许鲁光:“大学生回炉学技能”说明了深圳技师学院教的是真本事,确实能够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孩子就读技工院校,掌握一技之长,也大有可为。因此,人们应转变唯文凭论的人才观,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转型。 二、“一技之长”比“一纸文凭”更吃香 数据说话: 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孩子们放弃走进象牙塔的机会,迈进了技工院校的大门?那是因为“现在人才市场上不缺大学生,缺的是有技术的高技能人才。”好技术>好学历,一技之长比一纸文凭更重要、更实在!以下数据或者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近5年来,深圳技师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50%以上毕业生进入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工作,毕业生平均起薪均高于广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就业质量稳步提升。而凭借实用技术自主创业的学子也不在少数。 现身说法: 江喜允:毕业十年数控机床公司产值过亿 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深圳技师学院数控编程专业2007届毕业生江喜允,凭着自己掌握的扎实技能以及魄力,毕业后自己创办公司,成为年产值过亿的公司老总。 说起自己的创业历程,江喜允总要谈起自己的实习经历。2006年在母校的安排下,江喜允在深圳先进微电子有限公司实习,实习更加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也让他萌生了创办一家专业生产数控机床公司的念头。毕业后,江喜允成立了深圳市钜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JNC系列高速雕铣机,经过几年的拼搏,不断引进和吸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公司从小到大,快速发展成为深圳和珠三角手板行业名列前茅的数控雕刻机制造企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去年,江喜允又创办了钜人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在全国各主要城市设立办事点,几乎垄断了全国铝合金门窗、铝合金屏风的市场。 谈及自己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业成功,江喜允强调跟母校的培育分不开。他说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非常实用,这使得自己刚开始创业时能够对数控机床生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客观的判断,而技能节等丰富的校园活动则锻炼了他的组织管理能力,“是母校助我圆了创业的梦想!” 李岩:掌握独门珠宝焊接技术抢占市场大份额 2002年考试失利后,李岩顶着巨大压力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决定——报考深圳技师学院珠宝技术与管理专业,从此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2006年在母校的推荐下,李岩进入一家意大利黄金首饰加工厂实习,这成为他人生中的第二个转折点。“面试的时候,意大利人直接让我们到车间实操。”得益于学校“校企合作”教学方式让他具备极好的动手能力,李岩顺利地当上了厂长助理,3年间勤奋的他几乎干过了厂里所有岗位,像海绵一样不停学习吸收专业知识与技能。他刻苦钻研,攻克了车花珠仔链款式焊接这一门特殊技术,打破了日本的技术垄断。2012年,他创建了深圳市美瑞行珠宝首饰有限公司,专注素K金首饰(无镶嵌类)的生产设计加工,成为中国珠宝首饰厂中能熟练掌握车花珠仔链款式焊接技术开发生产的两家企业之一,推动了K金制造业的发展。经过3年多的发展,公司从初期的8人到如今的40多人,2015年产值达1亿元左右。 李岩认为,正是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对教学质量抓得非常严,使他扎实掌握了珠宝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为自己成功创业打好了基础。 专家点评: 深圳市社科院许鲁光:为什么深圳技师学院的毕业生供不应求,不少毕业生能够创业成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院紧扣深圳市产业规划和产业需求来设置人才培养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正是深圳市各类产业急需紧缺的技术技能人才。学院设置的数控编程、工业机器人、激光技术等专业,完全符合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精密制造、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产业的政策导向,而珠宝首饰、印刷技术等专业,符合深圳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紧迫需求,设置的广告设计、物流管理、软件技术等专业,与深圳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相吻合。 三、“校企合作”培养的人才很实用很好用 数据说话: 深圳技师学院的学生为什么那么抢手呢?那是因为多年来学院紧贴企业需求培养人才,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学院的基本办学制度,不断创新完善校企合作办学的机制与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学院与5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的有33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4家、行业龙头及大中型企业252家)。签约挂牌的学生实习基地288家,师资培训基地86家,产学研基地26家。学院与企业共同探索出“校中厂”、“厂中校”、“校中校”、“技师工作站”、“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合作培养新模式,实现了合作多赢、共同发展。 现身说法: 郭仁:“校中厂”磨炼出来的软件开发高手 郭仁的经历告诉我们,技校的孩子月薪过万并不是梦。 郭仁在校期间进入学院创立的“校中厂”——“智翔基地”学习训练软件开发技术,并且参与云桌面开发等实际研发项目,在项目中针对性地学习了Java,JSP和PHP。他与同学一起开发“在线编程”平台,并承接了3个外包项目。他还参加了世界技能大赛“网站设计”项目中国选拔赛,成功入选国家集训队,开阔了视野锻炼了技术。 2015年3月毕业后郭仁进入深圳市星云微讯科技公司担任web前端开发。主要负责在线H5小游戏定制平台“易企玩”的定制功能编写,制定游戏模板规范等。凭借过硬的软件开发技术,毕业一年后郭仁已经开始带领软件开发团队,月薪过万元。 郭仁非常感谢学院创立的“校中厂”——“智翔基地”这个平台。他认为通过这个平台,他参与了包括华为在内的企业真实项目开发,与包括华为在内的企业工程师一起工作期间,快速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并认清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成长道路。 缘与美实业有限公司:学生给企业带来无限生机 缘与美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敬告诉笔者,公司和深圳技师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已经有6个年头了,公司还获得了“深圳市优秀技师工作站”、“校外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等称号,感觉受益匪浅。学院教学设备跟工厂设备相当,这样实训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非常符合企业的要求,一上岗就能用。学院老师定期到企业来进行指导,与学生和企业随时沟通,发现问题随时解决。 “另外,学院孩子的思维很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生机和创意。我们让学生自由发挥,大胆参与到我们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工艺、制作等项目中去,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汪茜、刘溢洋、周可、张卉等几个孩子经过“技师工作站”的锤炼,进步很快,参与研究的新产品——镶嵌树脂,很漂亮,推出市场后非常受客户的欢迎,它的名字‘烤彩’就是学生汪茜想出来的,我们用这个名字进行了商标注册。” 专家点评: 深圳市社科院许鲁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工学结合、产教融合”,这是德国、瑞士等职教强国的成功经验。深圳技师学院坚持“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该院还根据中国国情,探索出“校中厂”、“厂中校”、“校中校”、“技师工作站”等卓有成效的新模式,对我国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办学具有示范意义。 四、加快国际合作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高端制造、精密制造、智能制造产业的重大战略,作为深圳唯一一所技师学院,我们责无旁贷,必须马上优化调整专业设置,通过与德国、英国等机构的合作办学,加快培养国际一流水平的高技能人才,满足深圳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人才需求,为深圳建设中国制造2025先锋城市提供人才支撑。”深圳技师学院院长李滔对笔者说。 近日,全国首个中德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特色学院“中德智造学院”在深圳技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通过引进德国职教体系和模式,合作培养国际化、创新型高端技能人才。中德智造学院第一阶段将重点建设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数控编程、模具制造、电梯技术、激光技术应用5个专业,每个专业都通过与德国教育机构或德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按照德国的人才标准培养国际化创新型高端技能人才。 此外,学院还计划引入英国、比利时等国家相关机构的办学资源,筹建国际珠宝首饰学院。目前正与英国伦敦城市学院、深圳市艾迪尔珠宝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洽谈合作办学项目,共同培养首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国际化创新型高端技能人才。国际珠宝学院还计划引进比利时HRD钻石证书及培训体系,将国际三大钻石分级证书之一的HRD钻石分级证书引入中国,并建立钻石分级实训室。 现身说法: 破冰之举:全国首创全日制双元制“新型学徒班” 全国首个引进德国“双元制”培养技能人才的全日制“企业新型学徒班”——“银宝山新模具班”将在深圳技师学院9月开班。日前,深圳技师学院与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称其为“破冰之举”,深圳未来将选择100家左右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技能人才试点。 “银宝山新模具班”将依据德国“双元制”职教理念,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新模式,即“招生即招工,进校即进厂”。银宝山新公司模具事业部由德国管理团队负责管理,按照德国高端制造企业模式运营。校企共同开展招生招工,高中毕业生入学成为学院全日制在册学生的同时,即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成为银宝山新公司的正式员工,企业每月按照不低于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给学生发放工资,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校企双方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建师资队伍,采取“校企双导师制”实施教学;建立“厂中校”和“校中厂”,银宝山新公司挂牌建立深圳技师学院模具制造、数控编程专业实习基地,在深圳技师学院挂牌建立银宝山新公司培训基地。实施“工学结合”,学生学习期间大部分时间将在企业从事技能训练和实际生产工作,实现了学校培养与用人需求的“无缝对接”,有效破解了学校传统培养模式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的难题。 大族激光:学院为我们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 “深圳技师学院这些年来为深圳激光行业培养输送了近千名高技能人才,也为我们公司培养了100多名激光技术人才,很多已经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大族激光人力资源部经理文艳向笔者举例,杨洪洪已经担任公司技术支持部经理;谭耀建、李子龙等一帮同学,目前负责大族激光在欧洲、美国等国际市场的销售和技术服务工作,与欧美、日本的激光企业直接竞争,技术能力和工作业绩表现非常优秀。 “深圳技师学院与德国机构合作成立中德智造学院,培养激光技术专业国际化人才,来得正是时候,解决了我们用人方面的燃眉之急!文艳向笔者介绍,随着大族激光业务不断向国际市场扩展,公司急需更多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大族公司已与技师学院签订协议,合作举办“大族国际班”。利用大族激光德国分公司的资源,借鉴德国职业教育评价标准,改造激光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德国双元制要求教学,培养的人才要达到德国对高级技工、技师的标准。“大族国际班”学生毕业后将择优留在大族激光德国分公司或海外其他分公司工作。 专家点评: 深圳市社科院许鲁光: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深圳的战略定位是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产业战略要大力发展精密制造、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产业。深圳技师学院成立中德智造学院,引进德国优质资源,联合培养工业机器人、数控编程等专业的高技能人才,是学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的重要创新举措,对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庄瑞玉 文/图 |
- 上一篇: 深圳晚报:深圳技师学院七成毕业生就职名企
- 下一篇: 南方日报:德国职教“双元制”落地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