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l8勿进3000部在线观看_大象一品一区一品精区下载_亚洲已满18点击进入久久

新闻动态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_
新闻动态_

全国第一,历史最佳  ?—— 中德智造学院师生荣获2024年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2024年11月25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西北工业大学落下帷幕。来自全国的参赛院校、企业、医学科学单位、军事科学单位及仿真领域的科研院所共计422家、近1300余人齐聚古都西安,共同参与见证2024年全国仿真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全国总决赛的盛况。我校中德智造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团队:雷一鸣、吴志钊、梁达豪、李宇鹏、邹亚亨完成《新能源锂电池智能制造产线数字孪生仿真》的作品荣获智能装备仿真赛道-数字工业仿真方向全国总冠军,教师团队邰警锋、李卫华、陈苏良、范爽、李敏完成的《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产线单元编程调试》的作品荣获仿真教学应用赛道全国二等奖,这是继去年参加这一赛事获得全国三等奖的基础上的重大突破,历史最佳!

全国仿真创新应用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的国家级赛事,它是我国仿真技术应用领域参赛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全国性赛事。大赛设有智能装备仿真赛道、医学仿真应用赛道、仿真教学应用赛道、仿真创新设计赛道、化工类仿真创新应用赛道和数字建模与智能决策赛道等多个赛道多个方向。大赛采用初赛、省赛区决赛、全国总决赛三级赛制。大赛自2022年发起以来,已成功举办三届,覆盖全国30多个省份、1000多家单位,累计参与人员数万人。

智能装备仿真赛道-数字工业仿真方向竞赛内容包括生产线设计、物流配送、仓储规划、工程分析、数字工厂、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等。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生产系统仿真设计和分析优化的理论认知,锻炼学生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对自动化产线、智能化工厂进行数字化建模仿真和优化运维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项目方案设计开发制作能力、现场汇报答辩能力等。

仿真教学创新设计这一竞赛方向将在仿真技术和教育创新的内在结合上寻找突破口,以学生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技术辅助,从教育痛点出发在数字化转型中探索创新、锐意进取,意在鼓励各级各类学校探索开展仿真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推动仿真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优秀案例的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大中专院校加强对仿真教学创新应用人才的培养,同时促进校企合作与产业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和院校搭建有效的对接平台,为仿真相关企业输送人才。

大赛自2024年3月启动以来,中德智造学院院领导高度重视,彭旭昀院长和焦钰副院长多次组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竞赛团队研讨比赛对策,并积极为比赛筹措竞赛经费,为大赛保驾护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也是积极响应学院号召,成立以陈苏良、李卫华、邱新华、邰警锋、张金球和叶巨锋等教师组成教练团队,积极组织学生报名参赛,从机电专业中选拔优秀苗子组成最强战队,利用周末及暑假进行悉心指导。教练团队和学生共同研讨项目方案,不断尝试迭代最新技术方案,反复打磨完善参赛作品,力争以最好的作品参赛。

本次大赛经过各个省赛淘汰最终入围国赛的单位包括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新疆大学、中国计量大学、河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众多985、211工程及双一流高校。全国总决赛学生组采取“线上汇报+仿真演示+答辩”的形式开展,五位参赛选手沉着应战,凭借扎实专业技能和过硬基本功,对参赛项目设计思路、产品数字化建模,控制程序开发,产线及工厂数字孪生仿真技术应用全流程、项目创新点和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了精彩展示和汇报,答辩过程有条不紊、亮点纷呈,得到评委们一致好评。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荣获数字工业仿真方向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一名,李卫华和陈苏良老师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教师组由邰警锋、陈苏良两位老师前往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现场竞赛,最终获得仿真教学设计方向全国总决赛二等奖第二名。

此次大赛充分展现了中德智造学院数字化仿真应用的教育教学水平。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更加积极全面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进一步加强教师仿真技术创新应用意识和提升教师数字化技术技能水平,为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数字化高技能人才提供支持。

中德智造学院

2024年12月22日

龙泉市| 涿州市| 海南省| 延安市| 汤阴县| 屏边| 翁牛特旗| 高陵县| 太谷县|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