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校友
许道恒,深圳技师学院摄影摄像专业2003届毕业生。2004年,他参加深圳市首届摄影师职业技能大赛,与200多名摄影行业资深职业摄影师选手同台竞争,获得了第五名,2005年晋升为全国最年轻的摄影技师。2007年,许道恒与朋友合伙创办RM摄影堂,努力做最出色、最个性的摄影工作室,是广东省内第一家开设直营连锁分店的摄影工作室,目前拥有RM深圳堂、RM广州堂和RM顺德堂三间直营店面,多年来工作室一直保留独特个性,始终坚持不聘请专业模特拍摄或购买样片的原则,相信“客户就是最好的模特”,自信自家摄影师有能力“展现客户最真最美最个性”,从而赢得了近十万名顾客的肯定,荣获“深圳市十佳摄影工作室”称号,许道恒现为RM摄影堂首席摄影师,深圳技师学院设计学院杰出校友。
《鲈鱼有约》——RM摄影堂故事
现规模近百人,年产值千万的RM摄影堂,2007年初成立时,只有4名成员,第一个月营业额不足3万。这是一个连RM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成绩,顺境中夹带着挫折,快乐中掺杂着辛酸,偶然中蕴含着必然。欢迎大家收看《鲈鱼有约》,下面有请我们的本期嘉宾:陈二少
(二少深情鞠躬,然后默默掏出稿纸…)
Part 1 粉墨登场
话说,RM开业至今,一直被同行及顾客视为另类。大家总能发现,很多其他工作室共有的特色RM没有,但是RM却又能给大家一些别处没有的感觉,恰恰是这些特别的感觉往往又能给你一点特别的信心。
RM的诞生非常偶然。2006年某路人甲结婚,出于向长辈交待需拍一小辑婚纱照,但两口子遍寻深圳都找不到符合自己感觉的影楼,偶然间接触到摄影工作室行业,风格手法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制作周期又赶不上婚期。没办法,只好找来四个老同学帮忙,硬着头皮自己动手解决这一难题。
四位老同学中,两位分别来自商业摄影公司(全国最年轻摄影技师证书获得者)及平面设计公司,充当摄影师及后期制作,另两位来自于个体户(嘿,是我)及证券公司的则充当助手、司机及群众演员,外景车是借来的一部已过了更年期的“的士头”,新娘自己化妆,新郎没有化妆。因为离家近,也不知道深圳哪里拍照好,所以我们选择了青青世界作为外景地。拍完外景后听说完整的婚纱照应该还有棚景,于是又向深圳南山的一间儿童摄影店租了两小时影棚,花了心疼的500大洋。
这样一个山寨阵容,“糊弄”出的一套不入流作品,被臭美的新娘子放到了天涯论坛后,竟然陆陆续续有很多网友找寻上门追问出处,在其后的一个月内,作品竟相继出现于《女报》、《羊城晚报》、《楚天都市报》、《信息时报》等多个报刊杂志,及一些不打招呼擅自转载的媒体。
我们几位比较容易满足,一点掌声和鲜花便开始浮想联翩,最后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自己搞间工作室。白天搞创作,晚上还可以当作私人聚会小酒吧。
这支彻彻底底的非正规军,在决定创业的一个月内甚至连名字都还没构思好。最后经百般筛选,决定选择 Ring Moment 作为工作室名字(取意于结婚佩戴戒指的美好一刻)时,已经是第一套山寨作品出炉的几个月后了,还记得开张前,网站首页一直挂着一张这样的照片。
RM网站初时唯一的一个页面 2006年底
决定投身婚纱摄影行业的时候,四位元老拍档都还没结过婚,更不知道正规的婚纱摄影是怎么回事,只好一切按着自己的理解来操办了。所以……不是RM想当另类,是实在不懂怎么去当同类。
Part 2 开业
我们几个从小一起上学,本科毕业后虽各奔前程,但因同住后海片区,没事便喜欢聚到一块。当初比较目光短浅,在公司选址上没太多犯难,只有一个标准:离家近。为了这一目的,我们甚至置顾客便利于不顾,导致很多朋友要打上好几通电话问路才能顺利地像寻宝般找到RM,有两个多月时间因为附近修路,上门顾客总能伴随着两脚黄泥巴,情何以堪?你们实在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深圳旧堂装修布置中 2006年底
最初的RM深圳堂,前身是一个仓库,地处某小楼盘的首层,将近200平米的毛胚房月租3800元,便宜得令人发指(后来我们看不过眼两次主动要求业主加租,相当和谐,一时传为佳话)。因为预算有限,我们仅请了一个装修师傅便大刀阔斧的动起手来,从粉刷、砌墙到木工的每项施工环节,大家都全情参与,打着“体验生活”的旗帜肆无忌惮的压榨装修行业的口粮,最终总花费不足3W完工,一个难以置信的数字。
最初的堂口,内部墙壁只有两种颜色:“红”与“黑”,只有这两种颜色的强力搭配,才不会让人觉得RM的装修简陋。但我们对外声称这是个性张扬的体现,是不满足于行业常规手法的内心表达,全靠从事平面设计出身的Wallace,效果还真的挺能蒙人。
深圳旧堂环境 2007年
办公桌、办公椅、电脑,通通二手!值得一提的是那部销魂的外景车——8000元买回来的即将报废的“的士头”(没错,就是之前第一次拍摄用的那一部)。这部良驹碰到爱车胜过爱自己的我们,2年内“只”碰撞过七八次,顺利的走完了最后的日子并最终于2009年初被强制报废,它给大家留下了许多美好回忆,顺带还把每个司机的车技锻炼得钢钢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切从简,唯谋生工具不能含糊,RM当时使用的第一部相机是Canon 5D,光是机身便价值2.5万,这在当时鲜有同行使用,据说每次外出拍摄遇见同行都让摄影师倍儿有优越感,那套器材当时一放入店里的防潮箱,顿时整个防潮箱会浮现耀眼光芒,让人睁不开眼,俨然镇店之宝,比其它所有家当连带那部的士头加起来都值钱。
同行老是羡慕RM顾客忠诚度高,不用RM做太多广告都会源源不断的介绍朋友上门光顾。殊不知被当时恶劣的硬件条件筛选过一轮最终留下来的顾客,个个都是心理素质过硬、大慈大悲的菩萨再世。
就这样一个总价值十来万的小公司,2007年1月8日开业当天,吸引了省内多个城市的许多好友奔走相告,专程赶来祝贺,几个拍档泪流满面。
俱往矣,而今不同往日了,2010年3月投入使用的深圳新堂拥有一千平米的工作区外加一千平米的私家天台,共两千平米营业空间,地处地铁口,一下子把RM深圳堂从解放前带到了新时代。
Part 3 第一次
第一次总是最难忘的。
第一次外景的花絮与作品 2007年初
第一位顾客——Tracey,一个大美女,常被几个元老挂在嘴边,每每言及必带感激。在RM刚想好名字建好临时网站,连面都没见过,地方都还没装修好的时候,Tracey便早早预订了档期,不远百里从广州跑来深圳找RM拍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记得那天还没开张就收到了沉甸甸的订金,大家眼泪哗啦啦的~
为了表示重视,RM动用了VIP顾客通道,把当时成员中唯一的一部私家车——丰田威驰小轿车,作为了外景车,还专门买了瓶新香水。车太小装不下五个人和一干器材,于是RM官方用车“的士头”尾随其后,RM的所有政治局常委悉数登场,规格之高直逼奥巴马访华。
总算重压之下炮制出的作品充满生命力,时至今日依然深受欢迎,所挑选的外景现在也成了同行常常光顾的景点,RM很喜欢用“生命力”来评判自己的作品,一张作品是否有生命力,是否用心,视觉感受是很直观的。Tracey美眉不单把她的信任和她的最美丽瞬间留在RM,更为RM介绍来了许多朋友,这些朋友又再介绍来了很多很多朋友……一传十十传百。感谢国家,那年头走哪儿都遇到好人,运气这东西好起来真是挡也挡不住。
起步的日子里,RM的元老便是员工,个个号称总监,实际全是苦力,一人分饰八个角色,硬是撑了将近半年。期间除了元老之外,只有一个兼职的化妆师。当时的顾客很少,但是每一个顾客最终都和RM成为了好朋友,他们见证了RM的从无到有,RM也见证了他们的恋爱结婚生子,缘分呐。
Part 4 快乐工作
RM元年2007年是农历“猪”年,开业不到一个月RM就鼓捣出一套惊世骇俗的专题作品《Pig Live》,主题是拍摄一个人从一个排骨精最终吃成了一只大肥猪的变化过程,提醒大家不要好吃懒做。
作品开场白是这样的:
《pig live》略图
《Who is Right and Who》
古人曰猪入居室,时则有豕祸.猪是万万不可步入人的居室的,只能被养在猪圈里,不渴而饮,四季性交;到头这一身,逃不过被人民专政的命运.这样很明显,做猪是相当不妙的事情.听说郊区某猪场的猪每到节假日,只只摇头晃脑,效法李白,行吟哦之声,颇有些要直立行走的派头.原是喝了酒店剩饭里各种中外名酒的缘故.甚至有些猪对于自己的角色不是很喜欢,化成人样,跑到高老庄跟人抢媳妇儿.这说明,猪还是有想法的,喝了酒后就想当诗人,修行几年就想抢老婆。
猪不想为猪,人却想为猪.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我们身边有多少人,害怕思考, 接受平庸;他们剔掉无聊的社交生活后,日复一日,过的何异于猪一样的生活 猪年来到,猪哥猪姐们,让我们揭竿而起,告别猪样的年华,活出个人样来。
一共拍了12张作品制作成日历形式,动员了12个体重各异的群众演员,最轻的80斤,最重的接近300斤。
这是一个多么有公德心和想象力的壮举。更有想象力的是我们头脑发热花了2万多银子把这套作品印成了8000本日记本,打算派发给顾客朋友(最终全年努力地派出了一千来本)。这事由一个貌似抠门的总投资不足10w的工作室在开业不到一个月做出来,你敢信吗?还是俗话说得好: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
这日记本剩余部分现在还安躺在RM的仓库里,大概留到下一个猪年会拿出来再派给顾客。
搞完平面创作搞音乐,空档的时候我们从不闲着,继《Pig Live》之后我们很快又推出乐坛“神曲”《相片再看回》,填词人Benwen神龙走笔,舍弃了华丽辞藻的堆砌和对虚幻主义的追求,简单平白的心情描写,再大胆融入了普通话、湖南话、潮州话的原生态演绎,创造出了超出歌词本身的表现力,如诗如画,意境绝佳。身兼作曲、编曲的Wallace,通过Jazz、R&B、Hip-Hop等多种手段深加工雕琢,将此曲又再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脱胎换骨,灵魂进一步得以升华。对于这样一首歌,我们已经不能单纯地用耳朵去欣赏了……
一套好的摄影作品,单靠摄影师的出色发挥是远不足够的,镜头前人物的完美表达同样非常重要。RM之所以能保持好口碑和高水准,很大程度就来源于每一次创作都能在轻松、快乐的工作氛围中完成,少一分拘谨自然会带来多一分精彩。闲暇时自己内部打成一片,工作时跟顾客打成一片,快乐每一天,大家早已习惯如此,不需刻意为之,RM就这样在无休止的玩闹中慢慢发展起来了。
Part 5 开枝散叶
RM虽起步不算早,但却是省内第一间开设分店的工作室。
先说说老的广州堂(2008.7.1~2009.10.30),当初旧堂的选址问题上几大元老老毛病又犯了——离家近(“离家近”是RM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所以选在了那个从出发到进入广深高速只需要5分钟车程的地方。租赁合同上的地址是“瘦狗岭路563号2203房”。光是听这“瘦狗岭”三个字,就足以让你浮想联翩了,没错,那里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所以RM一般对外用的地址是“天河北广之旅大厦2203”,这个名字听上去明显白领很多。
但白领般的地址终究只是浮云,很快顾客发现了真相,到RM广州堂必须打醒十二分精神,沿着广园东路开车要睁大眼睛,一不小心过了那栋广之旅大厦(大厦长的很低调,很容易被无情的经过)你就必须掉头再掉头了,整个掉头的全程需要六公里,包括一个时常堵车的红绿灯!
顺利地找到广之旅大厦算是过了第一关,第二关难度加大,这栋大厦的地下停车场不对外开放,只能在周边碰运气找地方,运气不好的话半小时你都别想找到一个车位。当你好不容易停好车,一肚子气骂骂咧咧的上到22楼,你将突然发现鼎鼎大名的RM摄影堂只有70平米,遇见周末人多的时候你还得站着咨询,这是第三关考验。
连续通三关难度不小,所以,那个年头广州堂带着怒气、怨气上门的顾客特别多。也多亏这些心理素质过硬的广州顾客,和广州堂的一帮精锐之师,硬是半年之内让广州堂快速成长,活生生从一天一组拍摄人马发展到一天三组。70平米的地方安排两组都已经够戗了,到后来安排第三组的时候直接在墙壁上挂一面镜子就开始化妆了。这怎么能忍?广州的顾客实在太Nice了!
为了报答广州顾客,RM决定发奋图强了,再也不顾离家是近是远了,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史上最“烂”工作室升级为史上最美工作室。千方百计、山重水复、呕心沥血的~RM荣幸的成为TIT创意园首家进驻商家(广州的朋友对TIT应该不会陌生,定位等同于北京798、上海新天地),经营面积一下子扩大了十几倍,摇身一变成为广州最大的摄影工作室,离地铁口仅有几分钟步行路程,周围交通四通八达,商业配套要啥有啥,广州地标电视塔(俗称“羊城火炬”或“羊炬”)就在咫尺之遥。
《我的野蛮女友2》在RM新堂 2010年
RM孤注一掷,把库存的百万国库资金一股脑倒了进去,折腾出了现在大家见到的天马行空的RM广州堂。后来连香港电影《我的野蛮女友2》(熊黛林、立威廉、黄宗泽主演,马伟豪导演)都来借地方拍片取景哦。感谢设计公司的完美杰作,更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新堂的设计方案还获得了国家设计协会的大奖。
新堂开业那一夜无人入睡,常驻广州的RM同胞门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到了09年1月份RM决定开第三间分堂的时候,连开在哪个城市都还没想好,09年4月1日顺德堂就开业了,中间只隔了一个春节假期,梦幻般的速度。
选择城市只花了几天时间。当时我们走过了几个城市,最后一站——顺德,来到这里就不愿意走了。因为顺德市政规划很好,GDP很Nice,民众生活很小康……最最关键的是——顺德的美食实在是太美味了。时至今日,深圳广州的同事有事没事都还是很喜欢跑去顺德蹭饭吃。有机会去顺德的朋友,一定要试试“凤厨”、“民信双皮奶”、“南记海鲜”……
顺德堂座落于大良区太艮路,很有意思的路名,竖着写的时候把“大良”的“良”字上面一点挪到“大”字下面就是了。吸取当初深圳和广州堂的经验,顺德堂就开在了临街旺铺,非常好找,停车方便。
筹备顺德堂的那两个月不堪回首,因为宿舍楼下小店的雪花啤酒中奖率高的离奇,瓶盖总是有“再来一瓶”字眼。我们几个筹委会成员每天回家都要买它五六瓶,喝完发现至少可以再送4瓶,喝完发现又能接着再送3瓶,然后是2瓶、1瓶。当天能送的啤酒他们从来不会留到第二天,所以一个一个顺理成章的锻炼成了酒鬼。现在回想起来才猛然醒悟应该是假酒印刷出错了。
顺德堂开业时的唯一一套案例
装修期间顺便踩点外景,每天上午酒醒三分醉的时候我们便出发了,RM不找专业模特拍样片,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对这规矩最满意的是一众美女化妆师们,每次有新念头,她们总能充当试验品。这次是小聂和Vivi这对准夫妻上场,我们带着地图四处游历,只要对上眼的地方就帮他们拍两张,几天时间几乎把大良里三圈外三圈走遍,于是折腾出了顺德堂开业时的唯一一套案例。顺德的顾客出了名的热情,喜欢奔走相告,介绍亲戚朋友来RM拍摄,而且拍摄完还老喜欢回头请RM同事吃饭逛街(看此文章时没有做到上述两件事的顺德朋友请自动自觉了,嘿嘿),所以常驻顺德的堂主小聂同志和Vivi同志小两口,日子过的十分滋润,也许是因为早早解决了婚纱照问题,小两口体重肆无忌惮的增加,速度丝毫不逊于RM的发展速度。话说,你们见证了RM的发展,啥时候让RM也见证你们两个修成正果?
哦对了,最近两年来找上门来希望合作或者加盟RM开分店的朋友不少,但RM坚持直营,希望打造原汁原味的RM品牌,感谢你们的厚爱抬举,在此说声抱歉。
Part 6 后期秘密基地
话说RM开枝散叶,但为了便于质量控制,后期部门在Wallace的坚持下硬是没有分散到各个分店,这造就了RM内部足以与各分店人马抗衡的一股恶势力,也成就了省内第一个工作室后期基地。最早的后期只有20多平米,横七竖八挤下了十多个后期人员,后来的后期中心面积140平米,现在的后期中心面积近300平米,比最初的整个深圳堂还大许多。
深圳旧堂后期办公环境 2007年
RM完成每一套作品的后期制作环节,所需用时是工作室行业平均用时的两倍左右,因此总成员数量相比大型影楼不见突出的RM,拥有了华南地区人员规模最为庞大的后期中心。后期因人满为患两次挪窝仅间隔几个月时间,看着眼前二十几个精兵强将,Wallace时常呆坐办公桌前,老泪纵横,目光向上45度凝滞,陷入往事不能自拔,遥想三年前的那一天晚上十二点,他掐灭当天最后一根烟头,关掉电脑,默默许下心愿:一定要招一个后期帮忙!
后期制作是一项长时间屁股不离椅子的工作,加班加点那是家常便饭,为了调动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也为了大家健康着想,让他们像前期组一样每天乐在其中,Wallace一直企图把RM的后期中心打造成山寨版的Google办公室,好让大伙儿有机会不务正业,于是乎吧台、桌球台、健身单车、椭圆机、懒人沙发、益智棋牌、飞镖靶……一应俱全。
现在的后期组,除了设计水准独步武林外,桌球、拼酒、K歌、杀人游戏等等卧虎藏龙,十八般武艺可谓样样精通。
Part 7 前期群英谱
好的机器尚需好的保养,更何况每一位成员不是机器人。日复一日对着一样的工作内容,换谁都会心烦。所以RM的摄影师、化妆师甚至客服不停的在不同城市的各分堂之间轮换调动,累了就换个地方,定期还举办分堂间劈酒K歌郊游烧烤联谊。
RM的前期就像永动机,总是有源源不断的活力,而且一直在进步,工作时间努力投入,闲暇时间也不停止练习创作。RM提供一切软硬件资源鼓励前期组创新实践,几乎每个前期、客服人员都有很多套臭美的个人写真作品,有赖于前后期永不枯竭的创造力,RM网站展示了超过200组3000张顾客案例,没有一张来自专业model,风格手法各异,给顾客提供了应有尽有的拍摄参考素材。
Part 8 没有秘诀
顾客朋友留念照
摄影工作室是一个没有行业机密,没有入门门槛的行业。现在市面上的摄影工作室有多少?估计数都数不过来,RM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一贯保持最佳竞争力,有一点点运气,一点点“天时地利”;为了再来一点点“人和”,我们一直提醒自己做好以下四项基本原则:
1、对待顾客更贴心一点点。别人已经做的足够好的,我们说什么也要想方设法做得更好,这对前后期各线客服要求特别高,幸好我们的客服个个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新中国劳模。她们有多好(其实其中有一个是“他”),看看她们私人QQ里有多少好友名单是来自我们的顾客就知道了。据不可靠消息,贴心客服们还帮忙挽救了几段婚姻。
2、对待质量更严格一点点。包括对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工作水平、制作材料、制作流程等方面。基本上RM论坛每隔两三个月就会冒出一篇批评RM的人气热贴,篇篇火红热辣,我们从来不马虎应付、回避掩饰,每一次犯错都是下一次做得更好的教材,为此,我们大方应对,坦诚接受各种负面言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对待同事更关切一点点。我们很自豪拥有一帮最优秀的员工,营造了最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在RM老板不像老板,员工不像员工,大家不分彼此,荣辱与共,每个RM成员对集体的归属感都丝毫不亚于几个元老,我们每天创造着最美丽动人的作品,不亦悦乎。
4、对待事业更真诚一点点。婚纱摄影是一个混乱的行业(混乱到组织不起行业协会的行业),因为顾客普遍不存在二次消费可能性,初次消费又不善分辨,对于吸引眼球的事物总是很容易着迷。因此商家追求成功会有很多捷径可以走,不惜卖弄各种虚假、浮夸广告,不把牛皮吹破不罢休,有些在同行看来甚至是笑话。我们引以为戒,RM从诞生第一天开始就不喜欢模仿别人,我们的价值观是不浮夸、不造作。罗马非一日建成,RM因为这一分“舍近求远”的坚持,慢慢赢得顾客们的认可,时至今日,RM的网站论坛变成了深受顾客欢迎的交流天地,人气一直居高不下,发帖总量、每日在线人数和日均发帖量一直稳居华南地区第一。
时光荏苒,快接近四年时间里我们守着一份幸福的职业,迎来送往,为数不清的顾客朋友记录了最美丽的瞬间,惬意非常。“努力做最出色、最个性的摄影工作室”是RM对自己的鞭策,在市场变幻莫测的今日,信息越来越透明,影楼和工作室的区别已经越来越模糊,有些影楼慢慢的在向工作室转变,有些工作室的工作室本质却日渐名存实亡,RM很骄傲能守着这份坚持,远离市场漩涡,保持自己的品牌特色,追求个性,追求出色。
(本文转载自互动百科www.baike.com)
- 上一篇: 动画设计专业赵鸿福的光影历程
- 下一篇: 杰出校友——陈鹏基